推進貨運增運增收,國鐵集團這樣做!

 行業(yè)動態(tài)     |      2020-05-20 08:13

面對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的新形勢,鐵路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部署要求,堅持穩(wěn)中求進、服務大局,奮力實現“五個確保、五個見實效”目標任務。

 

 

新形勢下,鐵路部門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推進貨運增運增收,如何為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貢獻鐵路力量?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趙峻。

 

“四手聯彈”推動貨運上量

 
 

記者

 

在4月13日召開的全路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對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條件下推進鐵路各項重點工作、奮力實現“五個確保、五個見實效”目標任務進行了動員部署。圍繞這一目標任務,鐵路貨運系統(tǒng)的重點努力方向在哪里?如何推進貨運增運增收?

 
 

趙峻

 

按照國鐵集團制定的確保上半年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的底線要求,結合今年貨運市場形勢分析,貨運系統(tǒng)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抓好貨運增運增收。

 

一是穩(wěn)定基礎貨源守底線。我們將密切關注和分析火電發(fā)電量、直供電廠庫存等關鍵性指標變化情況,協調煤炭供需雙方緊盯中長協合同兌現,協調主要發(fā)電集團力爭電煤可鐵盡鐵,并積極爭取冶金、化工、水泥、建材等非電煤“公轉鐵”,全力穩(wěn)住煤炭基本盤。圍繞重點鋼廠、鋁廠等冶煉企業(yè),從提高鐵路運輸份額入手,精準、靈活制定運價策略,進一步引導冶煉物資可鐵盡鐵。協調地方政府爭取砂石料“公轉鐵”政策盡快落地,積極推進礦建、水泥等大宗散貨“公轉鐵”。針對疫情期間陸路口岸公路運輸受限,優(yōu)化口岸運輸組織,引導進出口貨物“公轉鐵”。

 

 

 

二是加快集裝箱發(fā)展促增量。為促進集裝箱運輸發(fā)展,今年國鐵集團新購買了4萬只35噸敞頂箱和6萬只35噸通用箱。我們將加快新購買敞頂箱投用和周轉,增加集裝箱辦理站點,重點開發(fā)跨局集團公司項目,根據貨流強度最大限度組織開行重來重去循環(huán)班列。深化與船公司、集裝箱港口的合作,積極拓展集裝箱鐵水聯運量。積極拓展電商、小商品等白貨運輸市場,大力組織非單一品名入箱。

 

三是強化綜合保障聚合力。加強貨運增量組織領導和統(tǒng)籌協調,堅持每周召開貨運增量電視對話會。用好與鐵路局集團公司工資總額掛鉤的貨運增量考核辦法和貨運站段貨運增量考核獎勵機制,調動貨運系統(tǒng)增量積極性。加大貨運補短板力度,加快主要港口礦石疏運能力、腹地鋼廠和鋁廠卸車能力以及重點鐵路專用線建設,放開限制、積極組織專用線共用。加強和國家有關部委、地方政府溝通協調,進一步加大“公轉鐵”政策支持力度。

 

四是推進貨運改革謀長遠。加快貨運營銷體系建設,強化鐵路局集團公司營銷職能。升級大客戶合作模式,探索開展供應鏈全鏈條服務。著眼我國煤炭產運需布局結構調整,進一步優(yōu)化完善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體系。加快敞頂箱集疏運體系建設,積極拓展特種、大件貨物運輸市場,加快推進新能源鋰電池冷藏箱試運行,做好LNG、鋰電池運輸等技術儲備。推進城市內貨場轉型升級,打造城市綠色物流配送基地。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建設陸海新通道班列體系。推進貨運電子商務系統(tǒng)建設升級,大力整合內勤崗位,優(yōu)化貨檢作業(yè)流程和貨運主要工種職名設置,提高貨運系統(tǒng)勞動生產率。

 

多點發(fā)力降低物流成本

 
 

記者

 

降低鐵路運輸全程物流成本,是助力企業(yè)復工復產、提升鐵路運輸市場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降低全程物流成本方面,貨運系統(tǒng)采取了哪些措施?

 
 

趙峻

 

為進一步助力企業(yè)復工復產、提升鐵路運輸市場競爭力,前期,國鐵集團已經下發(fā)了《關于降低部分貨運雜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自3月6日至6月30日,對運雜費遲交金、保價費、聲明價格費、集裝箱延期使用費、貨車篷布延期使用費、貨車滯留費6項雜費實施階段性減半收費政策。在此基礎上,近期貨運系統(tǒng)繼續(x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降低鐵路全程物流成本。

 

 

 

一是爭取“公轉鐵”政策支持。組織各鐵路局集團公司主動與所在省市交通廳對接,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轉發(fā)《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財政廳關于印發(fā)江蘇省運輸結構調整補助方案的通知》,協助地方政府出臺有效的“公轉鐵”支持政策。

 

二是協調降低運價水平偏高合資、地方鐵路運費。目前已經下調了廣麗線整車石油執(zhí)行運價和珠嘎、烏尼特、額吉淖爾、霍白等線貨物執(zhí)行運價,共同應對市場不利局面。

 

三是優(yōu)化調整車流徑路。目前已對白和、遷曹、太興、新上4線的部分車流及計費徑路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并進一步梳理全路特定車流徑路,分批研究能夠帶來增量的車流和計費徑路優(yōu)化方案,爭取通過優(yōu)化車流徑路實現降本增量。

 

 四是優(yōu)化貨物裝載加固方案。組織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對貨物裝載加固方案進行全面梳理,總結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先進經驗并全路推廣。

 

三管齊下開好中歐班列

 
 

記者

 

疫情期間,中歐班列實現了逆勢增長,在穩(wěn)定國際供應鏈、助力全球共同抗疫方面表現突出。為確保班列安全穩(wěn)定開行,國鐵集團采取了哪些重點保障措施?中歐班列都有哪些亮眼的運輸成績?

 
 

趙峻

 

中歐班列與海運和空運相比,因為是實施分段運輸的,不涉及到人員檢疫,從這方面來講,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為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國鐵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歐班列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確保班列安全穩(wěn)定開行,助力國內的復工復產,暢通整個外貿的產業(yè)鏈。

 

 

 

一是確保鐵路口岸安全暢通。在鐵路口岸派駐專門工作組,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靈活的交接辦法,保證了口岸總體秩序的良好。研發(fā)了數字口岸系統(tǒng),與海關在滿洲里口岸站試行了信息交互,實現口岸通關全程作業(yè)無紙化,并創(chuàng)新了中歐班列出境的直通模式。這項措施將在試點的基礎上,在其他鐵路口岸站進一步推廣,以此來減少整個班列在口岸的人工作業(yè)量,提高口岸作業(yè)效率。

 

二是加強國際鐵路聯運合作。充分發(fā)揮已經建立的中歐班列國際鐵路合作機制的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間,與沿線各國的鐵路部門保持暢通的聯系,聯合采取一些確保鐵路通道通暢的措施,及時解決一些存在的問題。

 

 

 

三是加大班列開行的組織力度。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有關企業(yè)的對接,了解企業(yè)訂單和整個備貨情況,全力承接運輸需求,及時增派力量,加強裝卸作業(yè)組織,保障班列的順利開行。疫情發(fā)生以來,中歐班列涉及的滿洲里等5個鐵路口岸,均保證了交接順暢、安全暢通。中歐班列在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主要國家間均保持了穩(wěn)定運行。

 

通過以上措施,今年1至4月份,中歐班列共開行2920列、發(fā)送貨物26.2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4%、27%,綜合重箱率98%。其中,去程1638列、14.8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36%、40%,重箱率99.9%;回程1282列、11.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1%、14%,重箱率95.5%。繼3月份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去程班列數量創(chuàng)單月歷史新高后,4月份,中歐班列再創(chuàng)佳績,總開行數量和去程、回程班列開行列數3項指標均創(chuàng)單月歷史紀錄。4月份,中歐班列總開行數量達到979列、運送貨物8.8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46%、50%,綜合重箱率97.8%。其中,去程589列、5.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5%、68%,重箱率99.9%;回程390列、3.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4%、29%,重箱率94.7%。